聊城海源阁

聊城海源阁

聊城海源阁是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,其藏书历经杨以增、杨绍和、杨保彝和杨敬夫4代。“这是人们通常的说法,若追溯杨家藏书的起源,应从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开始算更为确切。”

      走近楼南大街,一座古色古香的方正院落格外引人注目,红色的大门古朴而厚重。门楼上方遒劲的“海源阁”三字,让人们意识到这就是聊城人引以为豪的海源阁藏书楼。
聊城海源阁是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,其藏书历经杨以增、杨绍和、杨保彝和杨敬夫4代。“这是人们通常的说法,若追溯杨家藏书的起源,应从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开始算更为确切。”
      那么,世代为书香门第的杨家家世如何?对此,海源阁藏书楼馆长张连增说,杨氏家族先祖为陕西华阴人,后迁至山西洪洞县。明朝初年,由于战争不断,中原人烟 稀少,明朝统治者不但从山西向东昌府大批移民,还转移军队。当时,山西洪洞县杨氏先人因有军功被授临清卫指挥一职。明亡后,改为东昌卫指挥,于是杨氏先人 加入聊城籍。至此,杨家世代居住在聊城古城。
 
      杨以增的祖父杨如兰为候选州吏目,秉性耿直。杨如兰次子、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天资聪颖。1798年考中举人,1813年任即墨县教谕(教育局长)。杨兆煜学识广博,论帖、品诗、读画均有独特见解,并有一定的古书收藏,特在楼南宅院内将自己的藏书室命名为“厚遗堂”。杨以增下有同父异母的弟弟杨以坊和1个妹妹。“从杨氏家世可以看出,杨家世代受儒家思想影响,为人正直,由科举步入仕途,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。这为杨以增等人藏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。”张连增说。
 
      从小受父亲影响的杨以增,文韬武略、德才兼备,尤爱书、收书、藏书。杨以增32岁中举,35岁考中进士,先后在贵州、广西、湖北、河南、甘肃、陕西做官。 1838年,杨以增的父亲去世。在守丧的3年间,聊城暴发洪灾,军民齐聚到城南抗洪。由于洪水凶猛,抗洪士兵和百姓纷纷溃散,当时的东昌知府不知所措。此时,杨以增身先士卒,跳进河内勇堵决口,鼓舞了军民抗洪士气,最终堵住了决口。
此时,皇上派来的河院差使赶到现场,军民纷纷向其报告杨以增带头抗洪的义举。当河院差使寻找杨以增时,发现杨以增在河内已累得筋疲力尽。河院差使命士兵将 其扶上岸,当即赏给他数万两白银。拿到这一笔巨资,爱好藏书的杨以增突发奇想,父亲的“厚遗堂”已远远容纳不下这么多书,不如将这笔银子用于修建两层藏书 楼,一楼为自家的宗祠,二楼为藏书室。这样既能祭拜祖先,还能完成父亲生前的夙愿。聊城老市民叶簪传老人听父辈这样传说。
      据聊城大学统战部部长李泉教授介绍,1840年,藏书楼建成后,杨以增特取《礼记》“先河后海”之意,意即书好像是河流,河流尽头必是大海。杨以增认为搞 学问的人不但要饱读诗书,还要探究其源头。因此,杨以增将藏书楼起名为:海源阁。海源阁后历经杨以增、杨绍和、杨保彝和杨敬夫4代人的搜寻,历时百年,其 藏书规模之大,质量之精,在当时北方藏书家中首屈一指。当时海源阁与南方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、归安陆氏皕宋楼、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并称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。后陆氏、丁氏的藏书转归他人,仅剩海源阁与铁琴铜剑楼遥相辉映,晚清人称其为“南瞿北杨”。
 
      在海源阁的墙壁上,杨以增的玄孙杨敬夫曾把杨以增收集藏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“端勤公(杨以增)任湖北安襄郧荆道员时,开始正式收集书籍,以普通及精刻本为主,可谓初期;任陕甘总督时,以精刻本、善本为主,兼收并蓄,对我家藏书总卷来说,以此时所购为最多,宜为中期,亦称盛期;任河督(江南河道总督)时,不仅以珍本为主,并以精刻本付之,善本以此时所得最多,可谓末期。”
张连增解释说,杨敬夫所谓的藏书3期,道出了杨氏海源阁藏书的总体脉络,由此看出,杨以增在短短十几年间,竟如此神速地收藏了数十万卷珍籍。杨以增生活在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其特有的历史条件使他大批收藏书籍成为可能。
      李泉介绍说,明末清初,江浙地区有很多大藏书家,其中,虞山钱谦益的绛云楼藏书最多,在东南地区可谓藏书第一家。后来由于被火烧掉大半,剩下的转交给他同 族的孙子钱遵王。后来又出现了徐乾学、季振宜等藏书大家。乾隆至嘉庆年间,徐乾学、钱遵王的藏书,一半归北京怡府乐善堂,一半归吴县的黄丕烈。此时,季振 宜的藏书,开始流向社会。黄丕烈趁机收购,并成为当时宋版藏书的翘楚。黄丕烈死后,其藏书以及江浙一带的藏书精华全部归为汪士钟的艺芸书舍收藏。
咸丰、同治年间,由于太平天国战乱,江浙一带大藏书家的藏书纷纷流向社会。杨以增趁机将黄丕烈、汪士钟等名家的藏书购回送入海源阁收藏。这样,辗转于吴越之间几百年的古老藏书,几乎被杨以增“一网收尽”。
      而被怡亲王载垣收藏于乐善堂的另一支徐乾学、钱遵王的藏书,由于咸丰末年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斩杀怡亲王载垣,使乐善堂珍籍流向社会。当时,在北京任职的 杨以增的儿子杨绍和,趁机从社会上购回流散藏书,送入海源阁收藏。后来,很多人认为,海源阁珍本藏书一半来源于北方,一半来源于南方。
海源阁第三代藏书人为杨以增的孙子杨保彝。尽管杨保彝一生所购藏书不多,但他在保管、整理海源阁藏书方面用尽心机。因此,清朝动乱的年代,杨氏藏书几乎毫发未损。
杨氏几代人广搜博寻,历经上百年,到杨保彝时,海源阁藏书总数达到4300余部,179000余卷。李泉认为,杨氏几代购得南北各家藏书的精华,打破了明清以来藏书大家齐聚江浙的格局,给中国近代藏书史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      1910年,杨保彝去世,年仅10岁的杨敬夫过继给杨保彝。杨敬夫为海源阁第四代藏书人。当时兵荒马乱,杨氏家道中落,海源阁藏书暂由杨保彝的妻子王氏保管。张连增说,早在袁世凯当政时,其子袁克定就垂涎海源阁藏书,想据为己有。王氏夫人立即将海源阁中的宋元珍贵图书,搬往她所住的卧室北房中,全部藏于楠木书橱内。这主要是因为1861年,捻军侵犯肥城西杨家的陶南山馆时,焚毁了近一半的宋元旧刻图书,非常可惜。后将普通版本运回聊城海源阁。
 
      海源阁藏书大量损毁流散,开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。对此,李泉研究较多。他说,1926年杨敬夫在天津定居,意欲从事商业。因手里没有资金,1927 年,杨敬夫用26种海源阁子、集类珍籍,以7万余元的价格在天津出售,被社会上的人零星买去。1928年春天,西北军第17师马鸿逵的部队占领聊城,海源阁藏书有所损失。此时,杨敬夫担心家中藏书难以保全,遂将海源阁珍贵藏书装了10余箱,运到天津。
      1929年7月,土匪王金发占领聊城,并在杨宅内设司令部,遂将杨敬夫运往天津后剩下的宋元珍籍、金石书画,拣其珍贵的拿走,并毁掉大量普通明清版书。 1930年春,土匪王冠军占领聊城,其部下要么拿着书出售,要么撕开包东西、烧火做饭,甚至摞到一块当枕头用。土匪头子王冠军还请来书籍古玩专家,拣好书 和珍贵碑帖字画,全部拿去,运回老家保定。土匪退出后,杨氏宅内可谓“院内屋外,书籍遍地,茅厕马圈,到处是书,大多被雨淋烂”。
      1931年下半年,杨敬夫将包括“四经四史”等镇库珍籍在内的92种宋元版藏书以8万元的价格抵押给天津盐业银行。后来,杨敬夫做生意亏损,无力赎回。后经国民政府干预,于1946年将这批书收归国有,由北京图书馆保存。
 
      北京图书馆收藏过的海源阁珍善本书总数近300种,其中36种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党政府运到美国国会图书馆,后来又运到台湾中央图书馆收藏。现今,中国 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海源阁珍善本书260余部。海源阁藏书中的明清普通版本收归山东省图书馆最多。1957年6月,杨敬夫又向山东省图书馆捐献海源阁文物 37种85件。目前,山东省图书馆收藏海源阁书共2209种,2335部,32500册。李泉认为,省图书馆所收藏的海源阁图书的质量尽管不如国家图书 馆,但数量却比国家图书馆多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