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东昌府区东关大街傅斯年陈列馆(傅氏祠堂)东邻,有一条青石铺的胡同,胡同南边有一块木质牌坊,上面写着“仁义胡同”四个大字。关于这个胡同的由来,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。
讲故事前,得先介绍一下傅以渐这个人。傅以渐出生于聊城,是清朝的第一位状元,后来成为康熙皇帝的老师,教授康熙皇帝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、天文等中国传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,对康熙皇帝从政后的作为有着直接的影响。
相传,清朝康熙年间,傅以渐在京城做官时,其在聊城的家人修建祠堂时与邻居发生了宅基纠纷,于是到了县衙,要求地方官处理纠纷。
地方官了解事情的经过后,对于如何判案非常为难,因为如果判傅家有理,会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一种傅家仗势欺人的感觉;如果判邻居有理,又怕得罪朝廷重臣傅以渐,所以地方官一时并没有判出结果。
傅家人急了,便写了一封信送到京城,希望傅以渐利用自己的威望,给地方官施加压力,以便尽快解决此事。傅以渐看到来信,马上回信一封:“千里来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
傅以渐的家人看到回信后,觉得很惭愧,将祠堂的墙退后了三尺,并主动找邻居道歉。邻居看到傅家如此仁义,十分感动,便也退让了三尺,于是便成就了傅氏祠堂东邻的这条六尺胡同,又名“六尺巷”。
光阴荏苒,岁月流逝。聊城虽然几经变迁,但“仁义胡同”依然保留着,“仁义胡同”的故事也代代相传,流芳于今,仁爱、礼义、友善、睦邻友好的精神也在聊城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。
上一条:走进古城发现历史
下一条:聊城光岳楼:黄鹤、岳阳亦当望拜